年报]华达科技(603358):2023年年度报告全文

来源:新闻资讯 时间:2024-05-01 19:21:08 点击: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三、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陈竞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建国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刘丹群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按照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指引第 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的有关法律法规,公司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 2023年末总股本 439,04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5元(含税),总计派发金额为 153,664,000.00元,占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24,575,473.13元的 47.34%。剩余未分配利润 827,107,343.95元留存下一年度分配,不实施送股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的策略、行业趋势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入资产的人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 是不是真的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没办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本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之四“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的内容。

  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根本原因:营业收入同比增加,其他收益及投资收益增加。

  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减少根本原因:是扩大市场开发致使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根本原因:购买原材料支付现金减少所致。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 正常经营业务紧密关联、符合国家政 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 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救助除外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金融实物资产和金融负债产 生的损益

  主要为权益 法核算的长 期股权投资 收益、其他 非流动金融 资产的公允 价值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 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市价产 生的收益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 日之后,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市价变 动产生的损益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公开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公开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2023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对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持续加大。国内汽车行业加速内卷,竞争愈加激烈,优胜劣汰加速。面对困难和挑战,公司董事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充分的发挥董事会在战略引领、科学决策、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带领公司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经营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69亿元,同比增长 4.00%,实现归母净利润 3.25亿元,同比增长 24.68%。公司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势头。

  报告期,董事会围绕全年工作任务和经营目标,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 增强核心能力建设,为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是根据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公司投资 10.5亿元建设了年产 5万吨轻合金压铸产能项目,形成以铝合金铸造、机加工及总成预装配为核心业务的低压铸造和一体化高压铸造产品的制造能力。整个项目建设完成达产达效后,将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为满足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产品的原材料需求,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升产品盈利空间,公司向产业链前端延伸,投资 3.6亿元在常州溧阳建设了年产3万吨铝型材挤压产能项目并于2023年年初全部建设完工并实现量产,大大降低了电池托盘产品的成本,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以上项目建设,进一步地完善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的战略布局,加快了对新能源产品研发技术体系的建立,由此形成了型材挤压、压铸等主流铝合金成型工艺的制造能力,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产品定制化开发,为不一样的客户不同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实现批量、规模化量产,满足公司未来开发“替代产品”和市场拓展的需要,公司由此将逐步成为国内轻量化“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围绕优势产业做加法,启动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专项工作。

  为充分利用长期资金市场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提升公司总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充分论证,启动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专项工作,拟收购控股子公司江苏恒义另外的股东持有的 54.2%的股份。本次收购如顺利完成,将进一步推进公司集约化管理与运营效率的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次收购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的需要,对公司长远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是公司不断巩固与现有主机厂客户的配套关系,获取多款燃油车新车型和新能源车型定点项目,为客户开发配套车身零部件产品;二是公司加快拓展新能源赛道增长空间,积极开拓新的客户资源,持续加大对新势力、自主品牌增量项目的开拓。冲压焊接零部件产品和电池托盘产品新获新势力、自主品牌相关车型配套项目。2023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 177,465.36万元,同比增长74.6%,在公司整个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34.74%,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向新能源转型持续推进,预计在国内头部新能源电池企业和主机厂的销售占比将有望继续提升,将助力公司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全年完成研发投入1.84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 3.43%。全申请专利 10项,其中,发明专利 4件项,实用新型 6项;全年获得专利授权12件,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6项。截至2023年末,企业具有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52项,外观专利2项。公司依据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及客户的真实需求,不断研究新工艺、新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新产品。公司现已完成高强铝合金、新型镁合金等新材料的系统研发,进入了汽车关键零部件创新攻关领域,并向储能电池集成技术、动力电池集成技术、整车轻量化技术开发等系统集成领域拓展。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往产业链上游延伸,完成了铝型材挤压产业化项目建设以及正在实施低压铸造和一体化高压铸造的产能项目建设。随着产品设计和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凭借公司在产品协同研发、精细制造和产能规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与各大整车厂的合作伙伴关系更加紧密。

  一是促销增收提效,落实销售目标责任;二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压实成本责任,明确成本费用标准;四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五是强化质量管控,提升客户满意度;六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七是强化采购节支保供措施,缩短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供效率;八是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九是加快货款回收,消除坏账风险。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 3,016.1万辆和 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6%和 12%,产销量连续 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到 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 10.6%;商用车产销量分别达到 403.7万辆和 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6.8%和 22.1%。新能源产销量分别达到 958.7万辆和 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5.8% 和 37.9%,市场占有率达到 31.6%。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已经连续九年超过 2,000万辆。相比之下,2023年汽车出口表现更加抢眼,并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汽车出口从2022年的311万辆,增加到2023年的近500万辆。

  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助于汽车行业稳定增长。随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系列政策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2024年我国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形态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预计 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 310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为 2680万辆左右,商用车销量为 42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150万辆左右,出口量为 550万辆左右。

  公司主要是做乘用车车身零部件、相关模具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托盘、电机轴、电机壳、储能箱箱体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强生产制造能力、同步开发能力和整体配套方案设计能力的专业厂家。直接或间接为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大众、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上汽通用、特斯拉、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上汽时代、宁德时代、蜂巢、亿纬锂能、小鹏等整车及动力电池公司可以提供产品配套。

  根据本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企业主要采用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接单生产”配套经营模式,即在通过客户认证的前提下,由公司营销开发部获取客户的招标信息,并组织技术开发部、质量部、财务部等部门共同协作完成标书,在产品成功中标后与客户签订供货合同,再按订单进行批量采购、生产、供货。

  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行业进入壁垒,供应商只有经过整车厂评审认证后,在不断的合作中,才能得到整车厂信任和依赖。因此优质和丰富的客户群体,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公司与国内主要整车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国内知名汽车整车厂商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研发,公司在自动化冲压模具的设计、螺母板成形模具与工艺优化、冲压过程 CAD 仿真技术及优化、高强度冲压件应用开发及冷冲压模具成型工艺、多工位级进模具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积累了一批在乘用车冲压及焊接总成件行业的核心工艺技术。

  公司拥有一支开发经验比较丰富的研发设计团队,在发动机整车隔热件、乘用车支架、乘用车纵横梁、乘用车立柱等多个系列新产品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从概念设计、三维建模、数字化样件匹配及快速成型,到工装、模具、检具设计及制造等诸多流程,公司可实现与客户的同步设计开发,合作客户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本田等国内外汽车行业巨头。

  公司现为国家模具 CAD 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经过多年不断地积累和研究,公司吸收和掌

  (6).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出现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205,573.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38.29%;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 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0 %。

  报告期内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 50%、前 5名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 102,332.6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28.28%;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 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0%。

  报告期内向单个供应商的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 50%、前 5名供应商中存在新增供应商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形

  公司一是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全年投入研发费用 18,438.75万元,占营业收 入的 3.43%,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推动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二是围绕客户的真实需求研 发新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车企开发完成新项目总成件、单品件上千件;完成新产品研究开发上 千个;完成各类新品模具布点、检具布点、夹具布点上千套,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积极争取政府科研经费支持。四是知识产权取得新成果。全年申请专利 10项,其中发明专利 4项,实用新型专利 6项;2023年获得专利授权 12项,其中发明专利 6项,实用新型专利 6项。截至 2023年末,公司共拥有专利 76项,其中,发明专利 22项,实用新型 52项,外观专利2项。这些知识产权的获取,增强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对公司保持行业领头羊,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